“李逵”还是“李鬼” 家具抄袭何时了?
发布时间:2023-05-25 02:40来源:undefined点击:
近日,百强家具状告博航一统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宣毅(天津)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宣毅家具)和天津东升家俱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升家具)侵犯产品外观设计专利的案件得到法院受理。
近年来,家具行业竞争愈演愈烈,消费者经常发现不同品牌的家具出现外观近似的设计。笔者在逛卖场时,曾有一名消费者展示了两个品牌衣柜的照片,“这两款衣柜,一个是知名品牌的产品,而另外一个,我从没听说过。两件产品样子都一样,但价格却相差近3000元”。
对于家具设计,不少业内人士笑称是“国内抄国外,小牌抄大牌”。笔者通过梳理近年来家具行业内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事件发现,除了大品牌被小作坊抄袭,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发生在“大牌”之间:2012年3月,广州家具展上,皇家现代家具方面指出某品牌家具涉嫌抄袭其某系列产品;在同一场展会上,皇朝家私方面称另一品牌家具涉嫌抄袭其代理的意大利品牌Treci,甚至在现场上演了“踢馆”维权大戏;2012年10月,双叶家具陆续起诉了济南澳克家具有限公司(赖氏家具)以及博航一统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并因最后得到法院判决对方高额赔偿而获得关注;2013年3月,深圳家具展上,荣麟世佳家具相关负责人来到深圳一家当地品牌家具的展位上,指出后者的某款产品涉嫌抄袭;今年3月,东莞家具展上,顾家家居和芝华士的一款功能沙发椅“撞脸”。
对此,百强家具总经理何弘毅曾向媒体表示,在抄袭现象中,小品牌的抄袭并不能迅速产生影响,反倒是一些大品牌的抄袭对原创企业伤害很大。尤其是,当原创品牌与抄袭品牌在渠道发展上发生重叠,一同出现在一家卖场的时候,造成的伤害尤为明显,不仅影响销售,还会损害原创品牌形象。例如有的抄袭者不仅抄袭外观,还会抄袭工艺,时间一长,会与原创越来越接近,更有甚者有时还会反咬原创品牌一口。
近几年,令业内不胜其扰的家具抄袭现象为何愈演愈烈?是抄袭现象越来越多?还是保护难度太大?家具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之路到底该如何前行?
笔者认为,家具产品很少有企业申请并获得技术专利,大多是外观专利,而且外观模仿起来并不难,所以外观设计较好的家具产品,其外观设计经常被抄袭。其次,原创设计成本过高,家具产品在研发、设计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部分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来说,难以承担这笔费用,于是,抄袭成了最直接也是最经济的捷径。再者,据笔者了解,面对肆意的抄袭,被抄袭企业虽不乏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但由于家具专利官司胜诉赔偿金额相对不高、时间跨度较长、产品生命周期短等因素,一些家具最终宁愿选择庭外和解。
其实,面对家具行业抄袭风不止,部分家具企业的维权意识正在觉醒。就像何弘毅所言:“打假是原创品牌的一种姿态。家具新产品从研发到诞生往往经历若干年。一款原创设计产品往往凝聚了设计团队的智慧,也耗费了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绝不能因为维权过程复杂或无法挽回损失就不去打假。”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国华对此持同样观点:“家具企业要时刻保持维权意识,在商标、外观等方面及时申请专利,切忌因小失大,应对违法企业给予相应还击。通过法律维权对于违法行为是一种震慑,同时也维护了知识创新者的尊严,有利于进行健康积极的竞争,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笔者看来,要想彻底杜绝抄袭之风,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行业各个协会也需加强联合,形成尊重原创、抵制抄袭的风气。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最好也加强引导,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或许,只有从家具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监管部门等家具行业链条上的多个环节下工夫,才能真正保护原创,早日杜绝抄袭之风。(杨捷)
“家具定制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html5sh@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