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宫,为何如此神秘?
发布时间:2023-05-23 04:50来源:undefined点击:
原标题:冬宫,为何如此神秘?
编辑:目刻时光
来源:京版北美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Midnight City 音乐: M83 - RMX - Remixes By Man Without Country
冬宫,为何如此神秘?
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冬宫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高规格的国际博物馆与美术馆,其自身作为曾经沙皇的寝宫还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这里收藏着世界顶级艺术作品,从拜占庭最古老的宗教画,到欧洲各时期著名画派的经典之作,以及近现代马蒂斯、毕加索的绘画作品和其他印象派画作应有尽有。
冬宫的历史同时也是俄国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馆藏体量巨大的博物馆,它也慢慢变成俄罗斯向世人展现文化艺术的窗口,并成为涅瓦河畔的国际文化集中地和展示区。 冬宫的故事,很多。
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二世
冬宫博物馆(又名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高规格的国际美术馆,其自身还是一座具有历史纪念性质的建筑。斑驳的墙壁见证了沙皇俄国时期的每一个历史瞬间:这里是彼得大帝最后居住的地方;叶卡捷琳娜二世在这里留下了生活的痕迹;这里也是十二月党人和沙皇政府的历史见证者。亚历山大二世受伤后回到这里,并最终逝世于此;第一次国家杜马是在这里召开;这里还见证了临时政府的辉煌与瓦解。俄国的历史同时也是冬宫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慢慢变成俄罗斯向世人展现政治文化的窗口,并成为涅瓦河畔的国际文化集中地和展示区。这里收藏着世界顶级艺术作品,数不清的细节与整座博物馆交相辉映,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
一切与圣彼得堡相关的历史都是从彼得大帝开始的,当然也包括冬宫,虽然博物馆是由叶卡捷琳娜二世主持建造的,她不仅是彼得最伟大的继承者,也是博物馆最初的收藏家。彼得大帝建立了这座城市和俄国第一所博物馆—艺术房间。当时博物馆收藏的艺术作品很大一部分被搬放到了冬宫,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故事要从彼得大帝开始讲起。彼得大帝去世后,这里放置了一尊奇异的、真人大小的蜡像。这尊蜡像不仅面容与死去的彼得大帝毫无二致,连发丝与双手的细节也制作得十分精巧。蜡像的各个部位利用合页巧妙连接,就连衣着也是彼得大帝生前所穿戴的。沙皇生前令民众心生畏惧的压迫感也同样笼罩在这尊蜡像上,可以站立甚至可以自由摆动双臂的蜡像,让人们相信这些艺术作品和纪念物是属于当时那个伟大统治者的。
从广场瞭望冬宫(建于1754—1762年)
建筑师:F. B. 拉斯特雷利
彼得大帝在这座由他亲手所建的城市里拥有众多住所。位于涅瓦河畔的冬宫在经历多次重建和扩充后成为他生前最后的住所, 并最终在这里为他举行了庄严的安葬仪式。到了叶卡捷琳娜时期, 这里被改成冬宫剧院,并在 G. 夸伦吉的主持修建下得以保存至今。夸伦吉将建筑进行整合,将之前彼得大帝宫殿的一层与外墙打通。如今,在冬宫歌剧院舞台下方还保留着当时彼得大帝的办公室, 里面所有的摆件都是其生前所使用的:家具全部出自知名木匠之手,高脚写字台以及旁边摆放的望远镜均是名贵物品。从这里出发,穿过一个房间就能到达另一个博物馆了。房间内摆放着我们上面提到的那尊著名的彼得大帝蜡像,蜡像注视着重建后的庭院, 那里摆放着彼得大帝曾使用过的马车和雪橇。彼得大帝冬宫博物馆作为冬宫博物馆群的一部分,是整个俄国历史的典型代表,就连空气和房间玻璃上折射出的光以及屋内的陈列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尤其是属于沙皇历史的一部分。俄国每任在位的皇帝可能并不会亲自去收集艺术作品,但被他们所任命的博物馆建筑师们都是最能抓住时代风格的人物。不得不说,在冬宫博物馆能捕捉到各个历史时期的缩影。我们无法直接向大家证明它们之间的联系, 即使它们如昙花一现般存在着,但参观者不会忽略其历史的价值。世界上很多珍贵的艺术品都被搬到了俄罗斯,被安置在沙皇曾居住过的宫殿,并在这里焕发着新的生机。
彼得大帝曾将收藏的目光瞄向海外,也正因如此,今天我们才能欣赏到如此多美轮美奂的艺术佳作。他的藏品之中,不乏来自穆斯林、东方和欧洲中世纪的艺术品。时至今日冬宫博物馆馆藏的大部分珍贵画作都是彼得大帝在欧洲艺术品市场收购而来的, 特别是荷兰市场。这位沙皇极其关注荷兰人的生活,这也导致一个奇怪现象的产生—除荷兰本土外,最大规模且最能集中展示荷兰派画作的收藏居然在俄罗斯,在冬宫。
大卫和乔纳森的拥抱
在冬宫博物馆内首屈一指的藏品要数伦勃朗的作品,据推测彼得大帝购买回国的第一幅作品就是这位大师的《大卫和乔纳森的拥抱》(上图)。这幅油画虽然尺寸较小但内容却令人啧啧称奇:远处, 虚无缥缈的风景无限延伸,与庄园碰撞出浓郁的悲剧色彩。奢华的服饰、武器、珠宝和圣经人物形象在画布上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犹如一颗神秘的宝石,成为打开东方世界的关键。整幅作品内容饱满:两位朋友互道离别,这可能是二人永远的分离。乔纳森告诉大卫,他的父亲扫罗能成为国王应感谢大卫的帮助,然而如今大卫的声望却让他的父亲萌生杀意。英雄变成对手,儿子为了挚友选择背叛自己的父亲,而君主却要摧毁他的权力。同样的情节在 16—17 世纪依然上演着,即便是彼得大帝时期亦是如此。他总是扮演着家族与追随者、幕僚和朋友之间调和者的角色,协调各方的冲突与矛盾。沙皇在欣赏这幅作品的时候可能未曾思考到这些,或者,很有可能他并没有经常在这幅作品前驻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幅作品犹如一面镜子般折射出那个时期最为真实的一面。特别是这个故事的结尾,我想大家都已了然于心—被抛弃的大卫,同时也是被上帝保护的他,最终成为以色列新一任的国王。
彼得大帝收藏的名画种类丰富,几乎涵盖了荷兰艺术作品的全部内容:各色风景画、生活写实画不计其数。可以看出,荷兰人朴实的艺术思想深得彼得的喜爱,尤其是扬·斯特恩和其他画家关于自己家乡的素描作品。彼得钟爱粗糙而简单的生活,这一点在斯特恩的素描作品中就有很好的体现。通过作品的耳濡目染, 西方的生活方式逐渐被接受。然后,沙皇开始逐步改善并吸收欧洲贵族生活方式的精髓,试图重现俄国沙皇的辉煌,这是文化碰撞与交流的典型案例。彼得巧妙地完成了他作为改革者的任务, 但他并非完全仿照他人,而是采用一种杂糅的、融合的形式完成。
《冬宫博物馆》
《冬宫博物馆》
[俄]米哈伊尔·彼得罗夫斯基 著
邵晋红 刘芳志 译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北京雅昌艺术印刷有限公司 印制
本书由冬宫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彼得罗夫斯基亲自领衔主编,书中历数了从17世纪彼得大帝到20世纪末代沙皇的冬宫艺术品收藏史与奇闻轶事。
市面上冬宫博物馆唯一600余页大开本书籍,从馆藏17000余件绘画作品中甄选500余幅名作,附以30万字专业论述。
冬宫博物馆拥有除本土外最大规模的荷兰派画作收藏,尤其可以看到许多伦勃朗的旷世绝作。同时冬宫也是拥有最多鲁本斯精品绘画的博物馆。读者将通过本书逐一欣赏不止于此的诸多画作,同时知晓作品相关的背景故事。
官方授权,鼎级印刷,欧洲专业团队闭馆拍摄,最大程度还原作品色彩,堪称本世纪最不容错过的经典版本。
《冬宫博物馆》限量特装版
书中收录的作品来自“馆长”甄选经典。《冬宫博物馆》记录冬宫260余年历史,由冬宫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彼得罗夫斯基亲自参与编撰,为读者甄选出不同时期极具代表性的500余幅馆藏画作,历数从彼得大帝到末代沙皇的冬宫收藏史与奇闻逸事,专业之余更显历史趣味。
《冬宫博物馆》收录的画作:
米开朗琪罗·卡比托利欧
静物:葡萄
布面油画
98cm×134cm
圭多·雷尼
少女时期的圣母
1635—1640年
布面油画
146cm×206.5cm
拉斐尔
圣家族
1504—1508年
蛋彩油画,转印自木板油画
72.5cm×56.5cm
卡拉瓦乔
鲁特琴演奏者
约1595年
布面油画
94cm×119cm
彼得·保罗·鲁本斯
彩虹风景画
约1635年
布面油画
86cm×30cm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浪子归来
约1663—1665年
布面油画
262cm×205cm
目录:
6——冬宫:国际艺术宝库
32——镜花水月 ——隐藏在冬宫的世界名画
34——法尤姆肖像、拜占庭圣像、东方世界、西莫内·马蒂尼
58——15世纪:贝亚托·安杰利科、列奥纳多·达·芬奇、罗吉尔·凡·德尔·维登
86——16世纪:拉斐尔、乔尔乔内、提香、克拉纳赫
170——17世纪:卡拉瓦乔、鲁本斯、伦勃朗、普桑
342——18世纪:提埃坡罗、布歇、弗拉戈纳尔
420——19世纪:弗里德里希、莫奈、塞尚
534——20世纪:马蒂斯、毕加索、康定斯基、马列维奇
599——参考文献
605——艺术家索引
607——主题和作品索引
珍藏版,扫码购买:
|更多阅读|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
目刻艺栈,现已有优质正品艺术画册、美学、生活相关书籍1000多册,且不断上新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家具定制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html5sh@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