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上一页

诸葛亮-《诫子书》

发布时间:2023-05-21 06:04来源:undefined点击:

随缘关注,Peace&Love↗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释义: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书香门第诸葛世家的“世德”和“家风”,使诸葛亮从小接触的就是正统教育。年长八岁的大哥诸葛瑾乐作榜样,“非道不行,非义不言”,品行第一,学习上进。耳濡目染,少儿诸葛亮的知欲比食色之欲更加本能,他用自身行为事实证明了孟子说的“食欲性欲本能也”还须加上“知欲亦本能也”。学习太棒了,更棒的是没有一根坏事的棍棒强制他的双手按在琴上,所以他后来在空城上弹琴的风采连司马懿都叹为观止,如果出刀就输了,挥刀怎么比摇扇有型呢?

    诸葛亮虽然为他的家世和父亲自豪,却并没有精神依赖,在八岁那年父亲过世后,就很懂事地从精神上断了奶。小诸葛亮觉得房好车好都不如自己好,房车再大也不如自己心大,一个自信自尊自爱的“逸群之才”就这样流露出“英霸之气”。在最关键的人格形成的早期,他得以健全人格,积习教养比重点幼儿园加重点小学加特级教师什么的都好。家长作为免费的同时又是最有影响的早期老师,对孩子的健全人格有着学校的老师不能替代的作用,输在这条真正的起跑线上很可怕-----学习好固然重要,学好重不重要?

    诸葛亮出于兴趣的自动自发的学习把求知欲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大才、全才就是这样诞生的!没有人告诉他应该成为什么,也没有一条习惯于生产不合格产品的教育流水线把他变成螺丝钉,他只是在最具潜质的时候,让自己的天赋尽可能生发。内圣外王的种子逐渐萌芽、茁壮,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十五岁的诸葛亮来到襄阳,如鱼得水,从此开始学业上的新里程。诸葛亮有幸因叔父的关系进入刘表办的“学业堂”读书,并结交了很多学友,都是一时俊杰,如徐庶,庞统等,经常在一起碰撞,智慧的火花四射。成才,就要像诸葛亮那样勤奋好学、好交益友,近朱者赤嘛。对于势利之交则自动绝缘,以免近墨者黑。这些都体现了诸葛亮不随波逐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很快,物质贫乏、心灵丰盛的诸葛亮就声名鹊起,成为学子中的佼佼者。

从诸葛亮选老婆和选老板都可以看出他的不寻常标准,事实证明完全出人意料而又非常正确,既能贤亮又能尽亮,真正是慧眼识人。不少人因为诸葛亮不听刘备的话用错马谡而说他不会看人,并认为刘备识人用人水平高于诸葛亮,这是见树不见林了。

    刘备主要靠直觉和经验识人,但他的智识水平决定了他的识人水平不可能高于诸葛亮,当然也不可能如诸葛亮归纳出识人七法: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4、告之以祸难观其勇,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这个识人法分别从价值取向、口才、谋略、勇气、性情、廉洁、信诺等方面全方位考察,评估体系细致而完善,德才兼顾。

诸葛亮惜才,但更重德。杨仪、魏延都有才乏德,故都在可控范围内重用,但都不可能是继承人。诸葛亮的继任人至少不能干掉弱主,这是他的深谋远虑。

§§

家具定制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html5sh@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