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上一页

「落纸云烟」在深圳什锦画廊展出韩慧景:疯狂

发布时间:2023-12-27 03:16来源:undefined点击:

展览海报

什锦画廊联合观筑共同推出展览“落纸云烟”,此次展览由策展人曹茂超策划,邀请四位艺术家——储楚、胡勤武、汤柏华、张明明(以艺术家姓名首字母先后排序)呈现代表性创作。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广告
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展览现场

展览于2023年9月9日开展至今已连续举办展览开幕仪式、艺术家私享会、艺术与建筑设计、艺术与珠宝品鉴等多场展览相关活动。

开幕现场

艺术家专场私享会

艺术与建筑设计专场

艺术品与珠宝品鉴专场

什锦画廊定位于一家社区型画廊,主理人表示作为社区型画廊除了服务于艺术品藏家,也服务于这座城市,精准地服务于周边社区居民,通过举办各种高质量的展览让更多周围的居民了解艺术。未来将不断探索出一条成熟的社区画廊经营理念,服务更多社区。画廊之所以叫“什锦”,寓意着多元融合与跨界,既是传统与当代的共融,也是基于艺术与不同领域的跨界探索。本次什锦画廊与观筑建筑发展交流中心的联合,希冀通过展览内容的输出、多元活动的举办和艺术美育的拓展,与公众产生更好的连接。

本次展览将于深圳什锦画廊持续展出至10月15日,并持续推出展览相关活动,欢迎广大市民与艺术爱好者前往观展。

展览前言与部分作品

落纸云烟传递出纸洇如烟,墨散云生的书画意境,本次展览指向了当下艺术创作中,由基于传统内化的落纸之墨,到对艺术本体发展的洇漫云烟的变幻。四位艺术家皆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的修养,但又不限于传统的窠臼,在日课式的创作中形成独特的个人语言。我们很难去脱离时代语境和存在感受去讨论艺术创作,在去全球化时代,个体化差异及自由创作的价值更加凸显,每一位艺术家的独特存在感知,才织就了当下的多元图景。

张明明作品全图

张明明,春光,宣纸墨彩,360x45cm,2023

张明明自称是“借自然之力画画,靠天吃饭”的艺术家,他生于重庆,自幼便长于山野,因此对自然产生了一种母体的依恋,只有在山间他才会感到自身的存在。家乡的山川风物滋养着他的创作,正呼应了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论。邀请张明明参展的时候他正在家乡的山里进行创作,他将宣纸置于林野之中,以雨水、阳光、空气、温度等为“笔”,完成了一次次的与自然的合作,十年如一日。之所以称与自然合作,因为他将自然之景转化为创作之像,这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摹拓,而是一种对自然内化后的表达,忠实于自身情感的诉诸。徐徐展开《春满庭》恍如置身于的林间:光穿透花草,风吹过枝叶沙沙,鸟语虫鸣,春意盎然,一切感知被顷刻唤醒。

汤柏华,夜山,水墨和矿物颜色于敦煌泥板,15x20x1cm,2023

Tang Bohua,Night Mountain,Ink & Mineral color in Dunhuang clay tablet,15x20x1cm,2023

2009年汤柏华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但是自幼就爱穿梭在老家浏阳的寺庙里,沉迷于工匠师傅在壁画及石柱上绘制及雕刻出的各种灵兽、神像,那些中国神话故事里的传统形象,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种子,从扎根到结果是缓慢的,他宁愿慢一点,也要做点不一样的。2015年他在敦煌鸣沙山驻地九个月,就地取土,循着三六土一份灰的比例,纯手工仿效敦煌壁画的制作工艺制作古法泥板画,并以敦煌壁画的绘画风格绘制了2000多张泥板画,并一帧帧拍摄剪辑为一部七分钟的短片《莫高霞光》。他通过坚持古老的技法完成了当下与历史的重叠。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正是他坚持的传统绘画方法创作的神兽与气相,画面质感古朴,着色老练、笔力劲逸。

储楚,白兰花-马拉美·白色睡莲,摄影,美术纸,书法,彩墨,80×100cm,2011-2018

ChuChu,The white orchid-Mallarmé·White Water Lily,Photography,Art paper,Calligraphy,Colored ink,80x100cm,2011-2018

储楚生于杭州文人世家,自得文脉滋养。先后在设计、油画、新媒体、书法各个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的学习,横跨多媒介的研究承载着思维转化和文化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储楚自有天赋,在进行技术性的摄影语言探索的同时将细腻的感知流驻笔端,从而形成了将摄影语言与书法相融合的个人创作面貌,也将阅读与观看的关系处理的微妙而又恰当。《72候》源自中国古代的节气, 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一年则为 72 候。储楚以七十二候为摄影主题,每一候拍摄一张摄影作品,摄影从 2007 年开始拍摄到 2018 年, 选出 72 张对应七十二物候,每画一张水墨书法作品和对应的物候摄影,成为一对。《白兰花·马拉美·白色睡莲》作品将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诗歌以书法的形式在拍摄的白兰花上自然书写,相得益彰。

胡勤武,23005 ,布面丙烯,100x80cm,2023

Hu Qinwu,23005,Acrylic on canvas,100x80cm,2023

胡勤武2020年离开创作生活近20年的北京,移居杭州。时代的风在北京呼啸凛冽,但胡勤武一直醉心于古代艺术,每到一处直赴博物馆。在对古代艺术的参悟中他主动放弃了笔墨变化与意境格调的追求,试图在物性材料中表达古代文人精神,本次参展的布面丙烯作品风格延续多年,繁密的点与流淌的线重叠覆盖于作品的表面,看似信息全无,推远了观看的距离,实则将观者置身于更为广阔的历史图景之中,气息天成。随着城市性格的变化,杭州打通了他对宋画的细腻感知,在册页系列作品浓淡不一的矿物颜料的覆盖中,可以发现宋画的图像,竹下高士、鱼凫碧波、溪岸苍石...在历史的烟云时隐时现。

四位艺术家履历不齐,年龄各异,在创作媒介的运用中也各有其长。但却呈现出一种对话关系:花草在宣纸上伸展,气相在泥板间升腾,浮萍在相纸上开放,点线在经纬中起伏。这源自各自多年对传统文化的浸淫,及当代艺术的创作中信仰与笃定,本次展览呈艺术生态之一隅,现当代创作之延。(曹茂超/文,文字与图片提供:什锦画廊)

家具定制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html5sh@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