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家具好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3-12-23 09:01来源:undefined点击:
明式家具有价有市,我喜欢它由内而外散发的有智慧的自信与沉着。
定义
“明式家具”一词,有广、狭二义。广义上,它不仅包括凡是制于明代的家具,不论材质、做工皆可归入;狭义上,则是指明至清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这一时期,尤其是从明代嘉靖、万历到清代康熙、雍正(1522-1735)这二百多年间的制品。本题讨论的是后者。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
历史
明朝的文化发展跟其他朝代的一个重大不同大概是由于这样一个转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作为一个群星闪耀的朝代,这个时期的文学(四大名著之三)、医学(《本草纲目》)、数学(《几何原本》的翻译)等各种理论成就都较之以往得到了巨大的飞升。
同时,明朝城市经济飞速发展,货币交易日益盛行,封建主开始放弃限制人身自由的榨取方式,朝廷开放“海禁”(郑和下西洋),这些条件直接促进了南洋各地的贵重木材流入,为明清一系列优秀的硬木家具的制作提供了优良材料,并且为我国的明式家具流入海外做了准备。
具体“好”在哪里
1、造型。
以“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做指导,设计经典大气,实用美观。
“几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
——沈春津《长物志》明式家具在造型取材上,讲求物尽其用,一大于二。“物尽其用”要求家具本身充分发挥其实用价值,“一大于二”则追求极致的天然简约。
从明式家具的轮廓、外观来观察,可以看到,明式家具总体构思上讲求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整体线条一气呵成;细微处,明式家具在宋元传统制作中工艺上不断地创新,把造型艺术与人体各部位的自然生理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出朴素的人体工程学思想,几乎每一处弧度和接合处都低调地修缮着边角的毛刺并服从人体的舒适,雍容,周到。
2、技艺
几何知识http://www.sh1800.net/furniture/style/1052.htm明式家具在现代空间中的运用这两篇文章对于初步感受明式家具的一些几何知识有一个简单的介绍和举例,小结一下明式家具在几何概念上先进的地方大致是:
完美的比例; 富于弹性的曲线; 局部与局部的比例关系,整体与整体的比例关系,实需空间之间的关系。关于第三点明式家具比例关系我要稍微就文章补充一下。明式家具的线条“隔而不断”素来为外界称道,它在空间设计上以精妙的黄金分割作为基础,严格地把比例关系精确到毫米,间不容发。
以灯挂椅举例,稍作感受:

较少见外,它在灯挂椅中可视为基本形式。(明清家具网)
岂不可言之: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力学原理我国家具自宋历明,不断改进与发展之后,各部位的有机组合既提炼到合乎力学原理之上的简单明确,又在材料的使用上力求不悖其本性,着实善于扬长避短。主要表现是:
以立木做支架,横木作联结材,吸取了大木构架和壶门台座的式样和手法。卯榫结构起决定性作用。卯榫结构
在建筑学中,一种有着“不借外力却能抗击强大外力”、“墙倒屋不塌”美誉的建筑结构叫卯榫结构。即两个相接的木构件在连接部位分别成凸凹形状,凸出的叫榫,凹进的叫卯,工匠们按照他们的设计意图将复杂而精细的卯榫制造出来 ,构件之间不用钉子 ,木胶粘合仅作为是一种辅佐手段 ,完全凭籍卯榫结构 ,工艺之精细 ,扣合之严密 ,浑然天成。
上个图感受一下:

明至前清的家具,多用贵重的硬性木材,大都之地致密坚实,色泽沉穆静雅,花纹生动瑰丽。木材本身较为复杂,色泽纹理差异甚大,例如同样是紫檀,有的黝黑如漆,有的深紫,有的紫中带红,有的却褐灰而微呈绿意,是因为久经日晒,原来的打蜡已不存在,如果重新烫蜡,色泽又会变深。又如同是黄花梨,有的紫红,有的紫黄,有的有黑色条纹,有的有旋转及斑眼花纹等等。即使是同一根圆木,各部位的色泽也不一致。大体上木心的颜色深而艳,越向外,色越浅,至表皮则几呈白色。
至于花纹,更加和取材的刨切有关。经过木心的纵切,纹理以直丝为主;离开木心,虽纵切而偏斜,则纹理不规则而多变化。总体来说,非一日之功,故不细说。
(该段引用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有改动)
总的来说
随便一件明式家具放到今天来看,都是五六百年的历史文物、老古董。但是你能说它过时吗?恰恰不,关于明式家具核心的理念恰是今人尚在苦思冥想、苦苦思索的,非要洋气一点表达这个核心理念的话,即——体验。
还记得吗?
苹果致力于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乔布斯
欣赏任何中国古代艺术,都最好是带着诗兴前往。明式家具“写意”的脾性又可另开一篇了。
话说回来,明式家具的兴衰渊源,其实跟园林也关系甚密,来日再说。其实说了这么多,都是皮毛。我并不懂的。常记起一位前辈的话。
“欣赏明式家具,不仅需要对美的赏析能力,更需要人生阅历,只有经历过人生浮华起落,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些经典家具的魅力与其中的哲学思想。所以,年轻人不喜欢明朝家具是很正常的,总是人到中年就会慢慢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