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办公家具品牌管理新趋势:向管理要利润
发布时间:2023-11-29 16:44来源:undefined点击:
编者语:
一个特殊到百年不遇的春节,一场已然全球化的疫情,不仅给中国的内销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疫情还有快速上升的确诊数量,除了影响日本将要举办的奥运会和意大利米兰的家具展,它已经给全球的经济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作为办公家具行业的企业来说,虽然没有受到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同等的重创,然而,制造业的复工困难,产业链复工不完整,部分员工困守湖北等因素,都是显性的负面影响。然后,隐性的影响可能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由于疫情的原因,也许会导致政府和国企的办公家具采购在2020年有较大的缩减,而民营企业也可能出于对现金流的保守态度,而缩减甚至取消计划中的办公家具采购。这些都将在年内,对办公家具经销商和制造商们带来冲击。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有哪些方向,可以强健自身,提高抗风险能力?本文将讲述笔者长时间以来一直想讨论的话题:向管理要利润。
在危机来临的时候,我开始强调人的作用,重视人的主观努力,强调企业自身的能力,而非环境的约束。
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与不确定性相处,与动荡的世界相处。
——陈春花
在疫情的发生之初,我们中的很多人预测3月份疫情将结束,一切恢复正常。而今天,国际的疫情发展情况告诉我们,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批现金流本就存在问题的企业、经营上过分激进的企业、不良经营环节比较多的企业,可能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关闭。
“最近日子不好过,以后也不知道会怎么样”成了办公家具行业内朋友之间交流的高频词汇。然而,正如新闻所说,几个月的网络授课,将把高中生直接划开两个明显的梯队,一个是在疫情中却能坚持吸收知识的坚韧群体,一个是在疫情下直接把自己宅废的颓丧群体。企业也一样,部分企业利用疫情期间的空档,在无法正常复工生产和营销的寂静期,理智复盘经营情况,用一切的极限思维思考,还可以如何优化经营成本?还有哪些新的手段,可以吸引客户的关注?如何在暂停键放开之后,快速偷跑长长的一段路途?而部分企业可能沉溺于不确定,沉迷于宏观的猜测,沉迷于企业经营的悲观思维中盲目等待,随波逐流。可以想象的是,经济重新恢复正常速度之后,怎样的企业会展现出更充沛的活力。不确定的是环境,确定的是自己
——陈春花
对于疫情之后,企业该如何才能绝对安全发展,想来没有人可以有绝对正确的答案。本文基于笔者二十年的两段主要工作经历,对比分析的结论是,目前的传统办公家具企业还有很重要的利润可以向内挖掘。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我们不需要过度去预判宏观会如何,我们需要拥抱这样的不确定,坚韧地向上发展。自2000年开始,笔者分别在互联网企业、科技领域从业近十年之后,一个转身进入到传统的办公家具行业,至今也正好十年。在前十年经历的外资企业当中,有两点共性:人才和信息化。而这些在当下的中国办公家具行业中,相比而言,仍然非常薄弱。「人才是战略,团队建设是日常功课」和很多办公家具企业强调土地、设备、展厅、投标合同金额不同,很多外资企业,更强调人才的重要性。这个战略级别体现在:极其重视核心管理层。核心管理层的构成,成为企业融资、上市的其中一个重要竞争力。而事实上,投资人对于企业的核心管理层和股东构成本来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考察因素。越是高层,越是需要有匹配的能力,毕竟职场不论好人坏人,如果一个好人,坐在一个错误的,不匹配的岗位上,产生的杀伤力也可以致命。而这个恰恰是目前部分办公家具企业存在的用人为亲的现象。越是不能决心布置合适能力的核心管理层,就越是会导致新的管理层无法进入到这样一个企业中来发挥作用,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企业的核心作战能力的瓶颈就在一个几乎静止的水平,它不会被提升,不会被激荡提升。团队建设,笔者经历的所有外资或者合资企业内的高频词汇。曾服务的一个美资企业内,有明确的每月的团队建设经费,团队建设工作是部门经理被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团建的目标包括类似:“如何消化工作中的负面情绪?”等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解决。而印象更深刻的是,该企业全球有37个国家的分支机构,每个季度所有管理层和储备管理干部一起深度读一本书。企业要求核心管理层带领自己管辖机构的储备干部,组织多次分享会议,由管理高层为其他人提供结合实际管理经验的读书分享。这些团建,从制度上,加强管理层与团队之间的积极互动。虽然每个管理层的管理风格不同,但是企业规定的团建目标和计划,毫无疑问会引导管理层不断加强和提高自己团队建设的能力。而管理层整体的持续学习,又从长期来说更好地分享管理经验和在这些活动中发现潜在的新管理人员。人才,不是把他们招聘入职就结束。人才能否发挥的作用,从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团队激励来看,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投资过程。而团队建设,则是这个过程的一个方式方法。从逻辑上,可以想象一个企业把人才高度战略化,把团队建设强制到每个管理层,这样的一种企业管理的思维,会形成一个怎样的结果?
管理层是竞争后的结果,战斗力比关系型更强悍。
团队建设作为强制性的战术,那么企业人才的留用和持续成长可期。
信息化建设,似乎在这些企业的骨血之中。哪怕是创业阶段,也会建设自己的OA系统,梳理业务流程将其最大限度信息化。
「信息化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当下企业的核心基础」企业的信息化,在笔者前十年的从业历程中,似乎是一件不值得说的内容。曾经服务的美资企业,笔者当时主要的工作是为RedHat Linux做全球市场的中文技术支持,通过Avaya的IP电机,与Oracle的客户服务系统,在每一个电话打进来的时刻,我们的CRM系统就会告诉我们来电的是哪一位用户,他选择咨询的问题是哪一个范畴类型的,他前次电话的内容和当时的处理结果。如果,当下无法回答用户,我们还可以通过系统连线在其他国家的技术中心提供协助支持。而这些是2003年的工作日常。十多年前的外资企业的客户服务体验,才是今天我们的互联网新贵企业的日常。在信息化这个问题上,中国的一些互联网范畴的企业,可以说从商业模式上就是信息化基因的。例如:一个APP覆盖全国2000个城市,管理130万家餐厅,日送餐260万单的饿了么,用信息化实现企业的每一个业务动作,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了庞大的非正式员工,用信息化手段,把奖惩即时贯彻,绩效对每一个送餐员的驱动力都非常直观有效。
相比百亿级别的企业而言,办公家具行业内更多的只是中小微企业,企业的兴衰与其看宏观,不如先看微观。仅仅是把工作做得比隔壁竞争对手好30%,也许已经能存活和发展好。
「冬天的作为:重新审视战略目标,调整战术布局,调整投资配比,增加企业的柔性能力」对于办公家具行业制造业而言,在目前巨大不确定的环境之下,需要更谨慎审视自身的中期战略目标,对于一些相对冒险的固定资产投资,应该重新评估。而对于一些出于模仿竞争对手的成功模式,希望快速上马的项目,更应该重新从内出发,评估自身在该板块的发展是否已经具备足够的人才和资金储备。反之,应该重视的是企业的柔性能力。在现有的固定资产和生产制造资源的情况下,重新评估梳理供应链资源,争取与上游供应链达成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和更为柔性的供应能力。在不扩大自身固定资产投入的方式,通过上游供应链的扩展合作,获得更为宽阔的产品线生产能力的同时,规避了新增重大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在现有的生产线的能力之下,可以思考一些配合国家的援外项目的产品供应潜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对外援助的项目可能会有较大潜力。这些也会包括临时医院所需的金属货架、高低床、金属柜、简易家具等方面的资源需求。重新考虑外包服务资源的发展。外资的企业多年以来非常注重外包服务的主要原因就是,外包的团队在具体的专业领域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能力,而且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灵活调整,同时不需要面对社保等方面的固定支出。例如:摄影、效果图、平面规划、400客服、售后安装维修等服务,都是适合企业进行外包合作的领域。在过去,很多的企业懒于进行外包服务的项目管理,总认为不能随叫随到,不能随时当面沟通的工作,就没有效率。但是,外资企业用几十年的时间证实,一定配比的外包团队围绕企业共同发展,通过项目管理方式,可以非常高效、专业地完成很多企业的工作。而且,一旦遇到今年初的这种疫情下,无法复工但是仍然有较大的固定支出的企业来说,如果企业是根据项目进行外包服务来解决了部分工作的话,那么这个部分至少是企业可以灵活调整的支出。「冬天的作为:更重要的人才猎取机会」很多成功的企业证明过,冬天是有准备的企业向外猎取优秀人才的机会。行业中可能有企业走向萧条,可能有部分初创企业关闭重回职场。这个时候,给与优秀的企业家一个契机,可以更有机会广泛接触和挖掘重要人才。如果一个企业,在别人严重的冬天里,仍然心有成竹,有明确的企业远景、有清晰的战略、有坚定的发展决心,此时,就是凤凰找梧桐的时间。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找“大将”。一个好的管理者,能够带出一个优秀的团队,能够为企业的盈利和长期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而一个不合格的管理者,只会给出无数的困难和理由,让你的战略虚幻,让你的战术无法落地。冬天,更适合与上下游的优秀人才接触,更适合通过猎头,向潜在人才抛出橄榄枝。「冬天的作为:重新审视组织结构,激活个体活力」疫情之后,更多的企业会出于危机感,采取更为积极业务拓展活动,也许会采取低价策略,来试图从可能萎缩的市场里面,争夺成交机会。但是,低价策略和表面积极的客户联系,可能只是这里的可能的策略里面最表层的努力。这个时候,笔者个人更简易企业高层更谨慎地复盘经营,更积极探讨新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可能带来的益处。是否传统制造业,就不能具有新兴企业的一些员工活力?如果希望从更根本的源头,激活企业中个体的活力,产生完全有别于过去的能动性,是否有机会在同业竞争中,弯道超车?下面,我们就两种组织结构做一个简单的解释:(部分参考自:《回归实体-从传统粗放经营向现代精益经营转型》,有兴趣深入欢迎阅读该书获得完整内容):目前大多数的传统行业基本都是静态组织结构。而互联网领域和移动商业模式的企业,有不少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动态组织结构。企业管理层,从管理监督要求员工做事,变成员工为自己绩效、为自己明确的事业目标奋斗,而企业的管理层负责组织协调内外资源,向这些一线经营部门提供资源支持。而这些企业的员工产值,是很多传统行业的多倍以上。而且,还需要注意的是,优秀人才在被要求、被监督工作的企业与被支持去实现个人事业目标的企业之间,大多数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因此,企业在人才的竞争上,也将继续加大两种企业的差距。
面对也许是百年来影响最大的疫情,全球的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我们没有先知,我们也没有无用的沮丧和抱怨,我们要做的是激活企业每个可能的力量,增加企业柔性面对各种不确定的能力,在存货的同时,继续坚定发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