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华控股VS顾家家居,技术专利纠纷持续十年、再
发布时间:2023-11-27 09:58来源:undefined点击:
" 软体家居一哥 " 的争夺战迎来新章。
9 月 6 日下午,敏华控股(01999.HK)旗下家具品牌芝华仕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功能铁架 0 靠墙专利的维权声明》,指责顾家家居(603816.SH)对公司技术专利的侵权。
在声明中,敏华控股表示,顾家家居推出的产品涉嫌侵犯敏华控股旗下锐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锐迈科技 ")所持有的 3 项专利技术的专利权,涉嫌严重损害企业的合法权益,扰乱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对此,敏华控股旗下两家子公司敏华家具制造(惠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敏华家具 ")、锐迈科技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顾家家居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受此消息影响,9 月 7 日股市开盘后,上述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价都呈下跌走势,且下跌幅度持续扩大。
A 股方面,顾家家居股价在今早开盘后,曾小幅度上涨,随后转跌并持续下行,截至收盘时,公司股价报收 42.32 元,跌 1.7%,当前公司总市值约 347.82 亿元。
H 股方面,截至今天收盘,敏华控股股价报收 5.91 港元,跌 4.37%,当前公司总市值约 230.89 亿港元。
钛媒体 APP 注意到,敏华控股与顾家家居之间恩怨纠葛颇深,两公司关于技术专利侵权的纷争可追溯至 2014 年 3 月举行的东莞家具展期间。
彼时,敏华控股向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报顾家家居某款产品存在外观专利权侵犯问题,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顾家家居赔偿因其侵权行为所带来的 20 余万元损失。但顾家家居发布声明称不存在侵权行为。
自此拉开二者近十年之久的知识产权纠纷,在此期间,两家公司轮番上阵原告方和被告方,更是有消费者调侃道 " 看腻了他俩(敏华控股和顾家家居)的伦理剧 "。
双方专利权之争已近十个年头
在最新发布的维权声明中,敏华控股表示,顾家家居侵权的 3 项技术专利包括 1 项发明专利、2 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名称分别为 " 一种支撑板及支撑组件框架 "、" 一种活动座椅靠背随动装置 "、" 一种沙发座框 "。
据悉,这 3 项专利主要运用在芝华仕品牌 " 零靠墙 " 创新沙发产品上,是该款智能沙发 " 座椅可调节且避免墙面损伤 " 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顾家家居近期推出的两款功能沙发 " 云境 " 和 " 逸境 " 上搭载的 KTRON SPACE 功能铁架,正好具备 "0 靠墙 "、" 真高脚 "、"0 搓背 " 的特点。
顾家家居云境 KG.160 功能沙发
有意思的是,当下正值第 52 届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开展期间(9 月 5 日至 8 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1 号馆内,芝华仕和顾家家居的展台比邻而设,双方展出的产品正是涉嫌专利侵权的智能沙发。
对此,敏华股份在声明中表示强烈谴责、坚决维权,并将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一个月前,就曾有市场消息指出,敏华控股针对上述 3 项技术专利侵权事件,已通过旗下子公司敏华家具、锐迈科技向广州市知识产权法院起诉顾家家居,不过目前尚未开庭审理。
事实上,敏华控股和顾家家居之间的 " 恩怨 " 最早可追溯至 2014 年。
在 2014 年 3 月举行的东莞家具展期间,敏华控股以顾家家居的一款功能沙发与其旗下的一款沙发相似为由认为后者涉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于是向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报并提起诉讼,要求顾家家居赔偿 20 余万元损失费用,同时法院查封了顾家家居在展览会上公开展出和销售的该款功能沙发。
随后,顾家家居发布《专利之争静待公断》的声明,表示敏华控股所述侵权产品早在 2013 年就申请到了外观专利权,公司产品并不存在侵权问题。但顾家家居向法院提起上述后被法院驳回,维持原裁定,并将此次裁定定为终审裁定。
被驳回上诉后,顾家家居转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供杂志证据链,在经过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审核后,敏华控股的该项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撤销,并改判敏华控股败诉。此后敏华控股多次上诉,但均被驳回。
不过事情并没有结束,双方之间的梁子正式结下,此后更是多次上演 " 互撕 " 的戏码。
2019 年 3 月深圳国际家具展期间,敏华控股发起维权战,向深圳国际家具展知识产权保护站提交《保护知识产权投诉表》及相关资料,指斥顾家家居的两款产品侵犯其专利。
6 个月后的第 44 届上海家博会上(2019 年 9 月),顾家家居与敏华控股再次交火,不过这次是顾家家居主动宣战,投诉指控敏华控股参展的一款芝华仕沙发侵犯了其专利,并向上海家博会知识产权办公室提交了《知识产权投诉登记单》。
2021 年 8 月,顾家家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诉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三人重庆敏华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专利行政纠纷,并被法院受理,据彼时发布的法院公告显示,该案系顾家家居不服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第 46001 号决定书提起的诉讼。
产品差异化不足,同行间真正的较量是创新
中国家具行业竞争最为激烈的一直是沙发领域,从早期的布艺沙发、木质沙发时期,再到如今的功能沙发时代,家居企业需要在品牌、品质、外观、价格、使用寿命、售后等等多个维度进行打磨。从表面看,消费者只关注到终端市场上各品牌间的较量,实际上整个行业暗潮汹涌。
市场消息指出,敏华控股凭借芝华仕、头等舱的品牌早已跻身行业前列,还有着 " 家居行业维权标杆 " 之称,在历届展会上,多次举着维权大旗打击抄袭品牌。然而在终端渠道上,芝华仕也曾屡次因为 " 抄袭 " 成为被维权的对象。
作为竞争对手之一的顾家家居,自 2016 年起便开启了专利维权、打击抄袭的行动,直到 2019 年 4 月前,该公司共起诉专利侵权案件 80 余件,已经通过判决或者和解的结案超过 70 件,无一败诉。
另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顾家家居涉及的司法案件约有 504 起,其中与 " 侵权 " 相关的案件占比达 59.13%,包括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高达 168 起,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 118 起,同时涉及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 6 起,商标权权属、侵权纠纷 6 起。
事实上,不仅是敏华控股和顾家家居,不少行业的头部品牌也均有专利之争。
例如在家电领域,有海信家电(000921.SZ)与夏普关于电视机产品发明专利权、格力电器(000651.SZ)与奥克斯国际(02080.HK)因为空调产品专利权的斗争;在锂电材料领域,有天赐材料(002709.SZ)与金石资源(603505.SH)因为专业技术专利权的纠纷;在汽车领域,本田汽车(NYSE:HMC)曾因专利侵权起诉长城汽车(601633.SH)" 哈弗 "H6 型汽车……
不难发现,专利之争几乎是所有行业及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如何规避这类情况的出现,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出力,加强对产品研发的投入,毕竟企业的核心较量在于创新能力的强弱;另一方面则需要借力相关的律法规定,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升企业的维权意识和积极性。
钛媒体 APP 注意到,近年来,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正得到持续不断地完善。2017 年至 2019 年,我国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了三次修改,提高了法定赔偿限额、增加了惩罚性制度、降低了权利人对侵权成立的举证责任。
根据现行法律,目前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明确,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商业秘密的,均视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刑期最高可判 10 年。2022 年 3 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方案》,旨在通过推动商业秘密保护的创新试点活动来探索商业秘密强保护的路径。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钛媒体 APP 指出,企业加强对知识产权重视的同时,也在利用知识产权来参与企业竞争。" 表面上看知识产权诉讼是一种维权手段,但实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可以利用知识产权作为竞争手段来参与市场竞争,刺激企业更加注重创新。"(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陈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