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家具图赏
发布时间:2023-05-17 10:58来源:undefined点击:
| 明清家具研习社 |
研习君语
清华藏珍,随方制象
作为高校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藏品绝大多数来自美术学院的前身——中央工艺美院自1956年建校开始的历年收藏,部分来自校友及各界人士的捐赠。
其中“清华藏珍·随方制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家具部分,作为博物馆内的常设展,常年举办。
家具厅中的这批明式家具共有41(组)件,以黄花梨、紫檀、鸂鶒木等优质硬木为主,均为传世明式家具中的罕见佳品。
本期研习君整理了一批高清精美大图,与各位共赏(记得收藏哦):
明 黄花梨草龙纹玫瑰椅(一对)
尺寸 / 长52cm、宽46.8cm、高90cm、座高46cm
椅子搭脑两端与后立柱连接处,扶手与前立柱相接处都使用挖烟袋榫做法,工艺讲究,后背和两侧草龙纹角牙与卷草纹和雷纹浑然一体又富有变化。
明 黄花梨壸门靠背玫瑰椅
尺寸 / 长57.5cm、宽45.5cm、高87cm、座高46cm
在明式家具中,这是典型的玫瑰椅做法。
四立柱均为“一木连做”。搭脑直接落在后腿上端,靠背内安装门券口牙子,直接落在横直枨上。壸门牙板浅雕草花,造型与口沿同形一体。
清 黄花梨群龙捧寿纹玫瑰椅(一对)
明清时期玫瑰椅基本形态有四个特点:
1.所有主要受力杆体截面皆为圆形;
2.搭脑直靠背矮;
3.靠背与座屉夹角为90度;4.靠背扶手下面有矮栏。这对椅子具备以上四个特点,但又在靠背、扶手以及牙板上做了大面积的透雕、浮雕纹饰。造型手法掺入了一些清代因素,使得这对椅子具有了明风清韵的特点。明 黄花梨高扶手南官帽椅
明代南官帽椅类中有一种扶手倾斜度比较大的品种,扶手与后足连接处比一般扶手椅高,与搭脑相距较近,故呈现出向前倾斜之势。
这类形制在江南各地广为流行,所见用材各有不同,工艺也有简有繁,但特征相同。
这对椅子靠背为打槽装板三段式做法,上段为浮雕草龙,下有亮脚,中段则选用纹理优美的板材镶嵌。座屉也抹为混圆压边线,使得整体气度非凡,雍容质朴,是一对明代南官帽椅的精品。
明 榉木矮南官帽椅
这件榉木南官帽椅因为座面要比一般官帽椅矮20厘米,因此可称为“矮南官帽椅”。
明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这对官帽椅美在靠背采用了纹理十分漂亮的一块独板做成。因为纹理自然天成,就不必要再进行雕斫,这是古代工匠技艺高明之处。
搭脑中宽形成靠枕,两端微微翘起,曲线既富有弹性,造型又十分流畅舒适。同样的手法又见于扶手、以及腿部的细部处理上,彼此呼应,相互衬托,使得此椅大气而富有匠意。
明 黄花梨透雕背板圈椅
此椅独具特色之处在于背板,一般圈椅的靠背板为打槽装板或独板,板上或全素、或雕刻、或镶嵌。但这件圈椅的靠背板作法却不同于此,它介于二者之间,或者说二者兼有。
明 黄花梨裹腿做双绦环卡子花方杌凳
明清时代硬木裹腿做法的家具,皆是仿竹制家具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式样。
圆材直腿直枨是裹腿构造家具的特点。凳面为格角攒边框,草席硬屉,边、抹加一条垛边,为劈料做法,看上去仿佛凳面使用厚材制成。
明 黄花梨有束腰内翻马蹄长方杌凳(一对)
明、清杌凳,座屉大多为棕藤敷屉,也就是上层为藤屉,下层为棕屉,再下有弧型托枨。
但棕绳、藤席使用期限有限,特别是在北方,天气干燥,同时北方工匠不谙编棕编藤工艺,于是改用木板上铺台湾草席,这时间应从清后期开始。这对杌凳座屉即是这一时期改的硬板草席面子。
束腰牙板一木连做,牙板起阳线与腿子阳线相连,腿端马蹄内翻有力,通体简素而有品味,为明代杌凳一种典型式样。
明 黄花梨带束腰罗锅枨内翻马蹄长条桌
此桌腿间安罗锅枨,冰盘沿下带束腰,面板中采用攒边做法,其方法是把“芯板”装入采用45度格角榫构合的带有通槽的边框内。
一方面使薄板能当厚板使用,以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另一方面因干湿发生伸缩时,通槽留有充分余地,不至于发生胀裂变形或收缩透缝等现象而造成全体结构的松动和家具体形的走样。
此外将“芯板”装入通槽后可以隐藏木材粗糙的断面,使家具各部分都显露出光洁平滑的纵直断面来,充分显示木材天然的纹理和色泽。
明 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是明式家具中的经典样式。其做法是腿子与牙条格相交,也就是先做成一具骨架,再与攒边的桌面结合在一起,增强牢度,又因为边抹和牙条重叠,增加体量感,避免单薄。
此类做法只见于明式家具,入清后少见。
明 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足霸王穿条桌
较于一般霸王枨家具,此桌的枨与腿足连接处稍微靠下,约在距桌面三分之一处,因此尤显舒展,十分耐看。
清 紫檀夹头榫素牙子平头案
此案虽为清制,却有明风,通体全无雕饰,形体虽小却沿袭了明式家具简朴大气的风范。
与一般平头案相比,主要构件集中在上部,四足平竖直伸,光洁简练,尤显挺拔俏丽。
明 黄花梨带束腰三弯腿虎爪足炕桌
这是一件带束腰齐牙条的三弯腿炕桌。
一般炕桌的牙条与腿足之间的相接,均成45度斜角,称作“格肩”。这件炕桌却不然,齐牙条的目的在于维护腿足肩上浮雕兽头的完整,避免因格肩相接而使兽头分为两半。
由于上面有兽头,所以足底通常雕作兽爪(也叫虎爪),与兽头相呼应。这种造型寓意驱避妖邪和护卫祥瑞。
牙条以阳纹浅浮雕刻画两条拐子龙,相向奔腾,中间又饰以卷草灵芝,寓意“谦和”“长寿”。
三弯腿自上而下的第一弯向外弯曲较长,第二弯向内较短,第三弯则表现为兽爪的内扣。浮雕纹样与造型变化有机统一,体现着完整而丰富的装饰风格。
明 黄花梨无束腰竹节纹炕桌
这件炕桌基本结构是直枨加矮老做法,但在直枨两端加做两弯斜枨与桌面相连。
明 黄花梨夹头榫撇腿云头牙子翘头炕案
此案是传世矮型家具中的佼佼者,其外撇的腿足不仅造型优美,亦且增加了稳定感。腿间透雕如意云头,腿与面板交界处,嵌镂空云头角牙,与两腿间的大云头相呼应。
此类造型尤其少见,《明式家具珍赏》中另收藏一件“明鸂鶒撇腿翘头炕案”,外形与之相同,但其案面为打槽装板做法,是上世纪40年代北京鲁班馆工匠依此件而复制的,而这件却是难得的明代传世精品,尤其珍贵。
明 黄花梨龙凤纹翘头案
这件翘头案面子用攒边做法,面芯为独板,小翘头。腿截面长方形,内方外弧“两炷香”做法。
明 黄花梨龙凤纹翘头案
这件大翘头案,长近2.5米,形体巨大,在明代家具中的传世品中极为少见。
明 黄花梨夹头榫云纹牙头带托泥翘头案
这件翘头案的牙板造型,极尽变化之能事,在两足上端镂雕为对称云头,上部又加小云勾,亦对称。
两侧档板也镂雕深卷的云头,大小云勾间、云勾与牙板间均加施“支钉”般的联结。云头中央与下牙板相接处,本应渐宽渐放,形成外放的斜坡,今却不然,偏偏向内收进,形成圆底相接。
这种富于变化的镂雕装饰,提高了家具坚牢耐用的性能。
清 鸂鶒木小圆角
这件鸂鶒木圆角柜形制规范,很有代表性。两门中间无“闩杆”,名为“硬挤门”。柜底无柜膛,底枨下面开槽安装“洼堂肚”券口牙子,两侧镂成内卷云勾。
明 花梨包镶框瘿木门芯大四件柜
让最好的家具传承有序
明清家具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