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返回上一页

消失的国营委托店:80年代可以买到二手自行车手

发布时间:2023-09-22 01:22来源:undefined点击:

典当行,如今依然广泛存在于大街小巷,但与人们认知中的“当铺”已经大不相同。如今的典当行只回收黄金珠宝、大牌饰品,而非以往的“来者不拒”。

其实,专门回收各种旧货、二手物件的委托店才消失二三十年,在它存在的数十年间,为普通百姓体验新事物、享受更好的生活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现在已经成为历史的“委托店”,过去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

01 国营委托店:无所不卖

大约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委托店逐渐兴起,这是一种相较于“当铺”更加成熟、完善的回收商店。以往的当铺多存在虚报价格、低收高卖的情况,委托店有专门的估价人员,现场根据货物的质量、稀有度等来开价,同意则直接成交。

此外,相比于当铺,委托店还有一种经营模式就是托卖,也就是卖家不把商品直接卖给委托店,而是由委托店担任这个中间商,帮忙介绍个愿意出高价购买的人。一旦成交,委托店会抽成作为回报,如此一来三方皆大欢喜。

自1958年全行业进行了公私合营之后,以往的“拍卖行”“当行”全部不复存在,统称为“委托店”,这就是国营委托店正式诞生的日子,委托店收的东西多而杂,大大小小数不胜数。

最常见也是最便宜的,就是一些衣服。旧衣服多是别人穿剩下的,有的是觉得不合身、不好看了,也有人穿破了,总之不想要的衣服统统洗干净了往委托店里扔,总有人去买。

那个时候家里都穷,买不起新衣服,到委托店收一件旧衣服,缝缝补补就穿在身上了,有时候运气好的还能挑到成色好、无破损的衣服,就跟新的差不多。

手表、钟表和怀表,各种表类也是寻常货,大多不是什么名牌高端产品,只不过是看个时间。那时候没有手机,带块表就是“身份”的象征。因此,到委托店收一块旧表很流行。

要说委托店里卖得最好的东西,非自行车莫属。二手自行车虽然是别人不要的旧货,但是那时候的人用东西都爱惜,二手也有七八成新,只是掉了漆、蹭破了一点,基本上都不影响骑行。

自行车是一家人离不开的交通工具,更是年轻人娶媳妇的“标配”,所以不管是成家的还是没成家的,都要买辆自行车,面子里子都有了,价格还实惠。

那时候委托店里常年停放着一整排的二手自行车,各种牌子的都有:三枪、飞鸽、风头、罗宾汉,应有尽有,价格也各不相同,有些成色好的进口货,比一部分新自行车还贵。

那时候一辆全新的自行车少说也要200元,还得有购车票才能买,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过几十元,为了一辆自行车折腾一年显然是不划算的。如果能花一百元左右就买辆二手车,绝对是值得的。

普通人家把自行车买回去,还会细心地买新的车铃、车座,给车链子涂点油,全家人能兴奋好几天。

对不少人来说,委托店的车子买回去就不是打算骑到报废的。只要爱惜点骑,九成新的车买回来,还能按八成新的价格卖出去,甚至有的保养好的,不仅不赔钱,反而可以小赚一笔。短短两三年间,一个人来委托店买卖二手自行车四五次的大有人在。

除了自行车,家具和乐器也很受欢迎。一张旧桌子、一把木椅子,或者一个柜子,虽然款式有点老、漆也掉了,但只要结实防潮,从来都是不愁卖的。

委托店为了赚钱,会不会把旧东西自行翻新一下,再高价卖出去?其实这样反而赚不到钱,一是因为翻新、修补也要人工和材料费,二是加价太高了还不如直接买新的。因此,委托店通常选择保留二手货的原汁原味,只要够便宜,再烂的东西也有人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委托店,就像今天的超市、商场,一到休息的时间就挤满了人。有的家长带着孩子过来开开眼,见识一下不同的物件;也有人前来“淘宝”,想要买个心仪的东西回去。

不管是参观的还是购买的,委托店来者不拒。所以委托店的店面必须要大、宽敞,这样才能容纳各式各样的物品和熙熙攘攘的人流。

02 委托店的落幕,是时代的进步

由于东西各式各样,情况又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款产品,其价值也不能确定得一模一样。这就需要由行家来断价,这是委托行最有技术含量的一门功课。

断价人员需要与卖家现场验货,一点一点指出货品的价值,才能让卖家信服,也为自己赢得好口碑。简单点的物品,比如自行车,只需要弄清楚什么牌子的、有哪些毛病,新旧程度如何就可以了,断价很快。

像皮衣、书籍就很难断了。比如说皮衣,一件皮衣需要讲究的地方太多,皮毛是来自哪个动物的,水獭还是狐狸?狐狸也分红狐、白狐等,这皮毛来自哪种狐狸?同一只狐狸,腿上的毛还有身上的毛,价格也不相同。

断清了是哪种皮毛,就要看现在的成色如何,尺寸足够不足够,如果不是对皮毛很有研究,根本弄不清楚这些门道,开价也容易引发争端。

因此,在委托店断价的人基本上都是专家级的,甚至比专家还要厉害。20世纪50年代有一位刘庆勋先生,自幼随父亲摆古玩摊,对各类物品的鉴定真是火眼金睛。

曾经天津文物商店收购了一个陶瓷瓶,但是还不清楚来自哪个朝代。几名专家拿着放大镜看了几天,争执不下,有人说是宋代的,也有人说是清代的,还有人觉得这就是个假货。

没过多久,刘庆勋被领导请过去鉴定,刘庆勋根据陶瓷瓶的形状、材质和色彩等因素,断定这是一个来自唐朝的三彩釉背壶瓶。为了核实,专家们还特地到北京查阅资料,最终得出的结论与刘庆勋一致。

其他的断价人员虽然不说像刘庆勋这样“神”,起码也要有六七分才能当柜,否则就是自砸招牌。

委托店除了公道、丰富,还有个特点就是诚信。现在到处都是赝品、假货,委托店很少出现赝品,因为每一件东西都要经过“专家”的眼睛,真假很容易分辨出来。再者,倘若谁在某家委托店买到了假货,这家店也就干不下去了,早晚倒闭。

虽然委托店做得很周到严谨,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委托店就逐渐衰落,直到今天连一家也找不到。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委托店无法适应时代,满足人民的新要求。

上世纪委托店横空出世,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购买,是因为当时物质经济匮乏,生活困难,一件东西经过多次“委托”,发挥出最大效果,才能尽可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局限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而是选择购买新产品。

更重要的是,市场经济下,买东西不需要凭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限制。毕竟在有钱的前提下,购买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新东西才是首选,二手货只是一种无奈的妥协。也有人通过委托店,赚取了一些差价。但是商品的价格越来越高、差价空间越来越小,今天这种“投机”已经不适用了。

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市场提供的产品也愈发多样,主打“便宜、能用”的委托店逐渐被“多样、好用”的商场取代。渐渐地,委托店彻底淡出了公众的视线。

委托店的落幕,其实也意味着它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在我国困难的时候通过“委托”的方法促进消费、带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继往开来的重要功臣。

如今人们的购物方式更加丰富,不仅可以在商场、超市店铺购买,还能通过购物网站和软件实现足不出户、快递上门;与“委托品”类似的二手交易平台也不在少数。

但这也衍生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卖家打信息差,同一个厂家进的货卖价不同;二手交易产品与期望相差太大,或者买到假货。

光怪陆离的消费市场在吸引眼球、勾动钱包的同时,也一次次提醒我们要擦亮双眼、保持警惕。毕竟现在可没有刘庆勋这样比专家还专家的鉴定员,与买家真心换真心。

当然,委托店并没有彻底地退出市场,它仍然零星地分布在街巷深处,等待着人们的发掘。

委托行业在互联网经济模式下,也有更深的开发空间,也许在某一天,委托店会以一个全新的姿态横空出世,再度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信源:

1,你听说过委托店吗?有人每天都要去这个店里看看

2,解放后才有委托店?进来告诉你正确答案!

家具定制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html5sh@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