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从黄花梨百宝嵌龙纹罗汉床的来历谈收藏
发布时间:2023-09-06 06:56来源:undefined点击: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馆长、收藏家、作家)
百宝嵌
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也不懂什么是百宝嵌。当时北京地安门有一个收购部,离我们出版社很近,我有时候闲着没事儿就在收购部门口待着。我待在那儿干吗呢?因为当时卖东西的人特别多,我多看看,第一长知识,看人家都拿什么东西;第二,备不住还能捡一漏儿。
明末清初 黄花梨木百宝嵌梅花笔筒
有一天,我看见一个人很生气地从收购部的屋子里出来,手里抱着个东西。我当时不懂,就觉得是很花的一个大盒,呈葫芦形。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个宫廷的黄花梨百宝嵌葫芦盒。我就问那个人:“怎么回事啊?”他气哼哼地跟我说:“他们就给我60块钱,我想卖100块钱。”我就没敢接这话,如果我说“我给你100块,给我吧”,这盒子就是我的了。当时人们的工资低,一个月挣几十块钱,两个月的工资也可以购买这件国宝了;今天大家倒是挣钱多了,问题是谁两个月的工资能买下来啊?
百宝嵌的种类非常多,大到屏风、桌椅,小到笔床、茶具。从实物来看,各种百宝嵌的小文玩非常多,经常能够碰到。
清中期 紫檀框黄漆地百宝嵌博古图挂屏
初遇罗汉床
我第一次看到百宝嵌大家具是在北京的硬木家具厂,有一张百宝嵌黄花梨大罗汉床,就搁在食堂里,工人都坐在上面吃午饭。罗汉床的软屉都烂了,坐不住人,工人就直接把三面围子卸下来搁在床上,再坐在围子上。当时我到那儿一看,也不是太懂,就觉得看着真漂亮。我印象非常清楚,上面还有哩哩啦啦的面条,扒拉开一看,这么漂亮的东西就坐在屁股底下,谁也不当回事儿。这就是二十年前对待文物的态度。后来等我对这张罗汉床有认识的时候,它也卖几千元了,我没有那个能力,就被李翰祥导演买走了,后来也是他转让给我,至今在观复博物馆里展出。这张罗汉床就是以螺钿为主,嵌出相对的龙纹,中间有象牙球,上面运用了朱砂、寿山石、绿松石、青金石、象牙等各种名贵材料,典型的明代风格,非常难得。
黄花梨百宝嵌双龙戏珠罗汉床 明晚期
我和这张黄花梨百宝嵌罗汉床像什么呢?有点儿像追对象。从我看见它第一眼起就喜欢,虽然一开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像看见一个女孩儿挺好,摸不清楚,也没有什么想法。慢慢有了想法又追不上,被别人追去了。后来呢,别人撒手了,又被我追到了。不管怎么着,最终是我获得了这件东西。
观复博物馆内一角
当事者迷
在收藏中,绝大多数东西是你不可能得到的,相当一部分要擦肩而过。擦肩而过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买不起,有的是其他因素。
我曾经在上海碰到一件百宝嵌的屏风,那是我迄今为止想起来就后悔的一件事。屏风是全套的,十二扇,紫檀嵌有百宝,亭台楼阁,山水人物,有明确的纪年款嵌在上面:乾隆四十七年。这套屏风是朋友带我去一户人家家里看到的,他家要卖。我一进去,家里人都缠着黑纱,老爷子去世了。全家十三口人,这屏风十二扇,没法分,只能卖了分钱。当时开出的价钱是十万零八千,我说给十万,那家人就不卖,非要十万零八千不可。我当时还说:“怎么这么死心眼啊?为什么不能还价呢?”中间人跟我说:“甭理他,你出门他就会卖给你。”上海的路我不太熟,那天还下着雨,出门以后打辆出租车就走了,我自己也不会再找到那个地方。出来以后,人家也不追出来,也没有卖给我们。
观复博物馆内一角
隔了几天,我扛不住了,问中间人:“那件屏风什么时候卖啊?不行咱再问问他,再加上那几千块钱买了吧。”中间人哭丧着脸跟我说:“第二天就被另外一个人买走了。”我捶胸顿足啊!后来就想人家为什么差那一点儿钱就不卖给我们呢?其实道理太简单了,他们家里的人事先对这笔钱做了一个分配,比如儿子辈的人一人分多少,孙子辈的人一人分多少,都清清楚楚,全加起来是十万零八千。我非少给几千元钱,人家就没法分配了。不能说本来分1万元,到手变成了元,这没法分,听着也不舒服。但我当时上哪儿去知道这事儿啊?
后来我总结经验教训:第一,不能受人干扰。其实我当时心中早投降了,我能出十万就能出十万零八千,对吧?但中间人老说“你出来他就会卖给你”,结果我动摇了。第二,很多道理当时是不明白的,一定是事后才明白。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处在事情当中的时候,有时非常糊涂。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我当时就处在迷的状态,不知道人家有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人生很多道理一定是事后总结,总结了,就有利于再战江湖。如果再碰见类似的事情,我一定不会撒手,但问题是我能不能再碰上。
〈本篇内容编辑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或对此进行说明〉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