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全网刷屏!放弃当副省长,他是中
发布时间:2023-09-02 21:21来源:undefined点击:
原标题:全网刷屏!放弃当副省长,他是中国“宝藏校长”
“大胆前行!就像这场风雨一样,来吧,无所谓!”
7月2日,在西安交通大学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倾盆大雨骤然而至,校长王树国雨中脱稿寄语毕业生,深情谈论家国情怀,校党委书记卢建军为他撑起雨伞。就这样,二人在风雨中为毕业生们完成了这场特殊的演讲。
这一幕令无数人感动。有人感叹:“仙交大毕业生的最后一堂课,校长教你做事,书记教你做人”;更有人称赞:“国士真有双,书记撑校长,交大何其幸,一伞两栋梁”。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仰望星空,追逐梦想,脚踏实地,不畏艰难”、“未来的发展之潮流,你们应该是‘弄潮儿’,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王树国校长的嘱托与期待在众多年轻人心中刻下深深烙印。
王树国于2014年4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至今已连续10年寄语西安交大毕业生。但这并非王树国校长第一次火出圈,他历年脱稿演讲都鼓舞着无数人。
其中,“家国情怀”4个字是他多次强调的主题,也是他从1977年到2023年、从东北到西北、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到西安交通大学,跨越时间和空间,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辛勤耕耘、开拓创新的信念所在。
从农民,到工人,再到顶尖高校校长
出生于1958年的王树国,是河北献县人。1973年,高中毕业的他,因当时的特殊情况,无缘参加高考,转而到农村插队落户,当了两年农民。
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让一批年轻人燃起了新的希望,当时于大庆油田钻井平台上工作的王树国,在得到消息时难掩激动:“我知道国家恢复考试,要考大学了,心情就像黑暗当中看到了曙光”。
靠着“被窝里打手电复习”的刻苦,王树国以考区前5名的优异成绩,顺利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先后于母校获得了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落后的时代,王树国早早制定好了自己的规划,他想成为工程师,“为国家发展做点事情,将来有能力在工业界一展身手。”
1987年,王树国远渡重洋,赴法国做访问学者,国外先进发达的基础设施环境让王树国强烈感受到:“那个时候我才觉得我不是我,我是中国人。面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现代化社会巨大的差异,你需要奋斗,需要让国家变得更好”。
来源:央视网
回国后,风华正茂之龄,王树国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升为哈工大副校长;1999年,王树国由于在科研方面的优秀表现,以及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他由高校转任政府机关任职,担任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
2002年,王树国放弃了当副省长的机会,从政府重回母校,出任哈工大历史上第二十一任校长,44岁的他是当时C9高校中最年轻的校长,而他在哈工大校长这一职位上一干便是12年。
2014年,王树国调任西安交大,此后这十年,也是西安交大再攀高峰的十年。
从东北到西北,在需要“振兴”的地区建设一流大学
“办大学不能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王树国认为,一流大学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这颗初心是为人民办大学,为中华民族办大学,为推动社会进步办大学”。
从“振兴东北”战略的提出,到在新时代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时代浪潮中,在需要“振兴”与“开发”的地区,如何将高校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世界进步的大格局中,让大学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引领者,王树国有着他的思考、目标和一盘棋,一位校长的学思生涯卓然于祖国版图。
2002年,王树国走马上任哈工大校长,重回母校的他,就像当年那个执著赶考的少年,在哈工大完成着自己人生中的另一次“高考”——管理一所大学。
王树国在任期间,推动哈工大完成了一校三区的布局,工信部、山东省和威海市三方共建哈工大威海校区;开辟深圳校区,成功突破区域位置上的限制,而短短几年,哈工大深圳校区建设成效凸显,一大批优秀人才凭借深圳的利好政策加盟哈工大;学校持续发挥“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优势特色,多项成果助力中国航天,曾被授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是全国获得“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的35个单位中的唯一一所高校......这所坚守祖国东北角的沉默“尖兵”,愈加灼灼炫目、锋芒尽显。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官网
掌舵哈工大12年的经历,让王树国见证了哈工大一路腾飞的光辉历程,也成就了他在治学、治校方面的优秀品质和卓越才能,这些能力在他执掌西安交大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020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张迈曾卸任临行前,65岁的张迈曾和62岁的王树国拥抱在一起,白发苍苍的两人双双哭红眼睛的情景至今令人难忘。张迈曾书记退休离任,王树国的极大不舍,正是因为在两千多个摸爬滚打的日子里,堪称“黄金搭档”的“张王组合”,为西安交大的发展竭尽所能,共创奋斗与革新的动人故事。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早在2014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任命张迈曾、王树国为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6月,新一届西安交大领导班子决定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这是即将迈入花甲之年的王树国上任仅两个月就牵头参与规划建设的国家级重点项目,也可能成为王树国“事业生涯当中最后想完成的一个使命”。
2015年,我国“双一流”建设大幕拉开。次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誓师动员大会上,王树国校长直言:“我们深知梦想的实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自身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与差距,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全体交大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同心协力、奋勇前行!”
此后,西安交大坚持传承与践行“西迁精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第一,填补了一项又一项国内外空白,为西部乃至国家的工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向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再西迁”,创新探索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形态。
图片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大师生不会忘记,2014年的西安交大在招生、引进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曾陷入窘境,办学经费紧张。如今,西安交大早已一改颓势,屹立顶峰。
2017年-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转化科技成果合同总额5年均超过50亿,尽展学校社会贡献与科研产出硕果;2018和2022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本科)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彰显人才培养高质量;近五年学校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68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75人,他们在梧桐树下立志、发轫、鹏程;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如今已成为西部和全国高校的一类新型组织模式探索,承载着增强西部、国家乃至世界科技创新水平的责任......在西安交通大学再铸辉煌的历程中,镌刻着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王树国。
“作为校长,考虑的不是成为院士,而是培养出更多院士”
对于“怎样的校长才是一位好校长”,王树国认为,校长应该更职业化,而非作为一个兼职,“一位好的大学校长,不仅在于自身学术研究取得多么高的造诣,更在于能够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耕耘一块好的土壤,能让大学培育出更多的栋梁人才”。
在师生眼中,备受爱戴的“小宝校长”王树国,不仅是一位科研成就突出的科学家,更无愧一位人民校长、一位人生导师。
来源:央视新闻微博
担任校长以来,王树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责任。他认为,真正衡量一所学校的成就,不在于院士的数量,而在于学校能否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他的带领下,西安交通大学急国家之所急,于2020年率先在国内获批创办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创国内外储能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之先河;在创新港组建了29个研究院、8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300多个科研平台,共建50余家校企联合研发平台,打造了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创新引擎;发布《西安交通大学“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联合百家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聘用千名工程科技专家担任导师,培养万名卓越工程领军人才......不断造就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彰显西安交大责任与担当,跑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加速度”。
“让交大人为世界之光”
在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是做历史中的匆匆过客,还是做一个刷新历史记录、不断创新的实践者,答案写在每一个中国高校校长的履历中。
自2014年出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如今,花白的头发、略显佝偻的身影,正是王树国为国奉献的印记,也是他立德树人的奖章。
在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的骤然大雨中,王树国代表学校向毕业生们送上热烈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他说,“祝福同学们,在这个新的时代、新的征程,再展交大人之风采,让交大人为世界之光!”
而我们相信,西安交通大学将在王树国的带领下,在“西迁精神”的指引下,坚韧不拔地履行"鼓舞群伦"、"灿烂文明"、"英俊济跄,经营四方"、"实学培国本,民族得中兴"之重任;交大学子将以"青年之模楷,邦国之荣华"为鞭策,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为世界之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家具定制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html5sh@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