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父亲节:Daddy哪也没去,老母亲给你支3招,
发布时间:2023-08-28 00:15来源:undefined点击:
为什么父亲节是各大节日里最没存在感的?就连商场里的促销折扣都是最少的?
那还不是因为Daddy们在家不管事,不管事就没有流量,没有流量就没有价值。
可流量就如同存在感,除非自己强烈的就想当个小透明,那么,努力多刷一刷,长期坚持刷一刷,在孩子的世界里,还是能混个脸熟的。
为了在鸡娃的路上,少一个牵扯精力的“猪队友”,少一个增加内耗的“杠精”,多一个实用的“工具人”,多一个共荣的“盟友”,过来人给你支几招,怒刷出爸爸们的额外价值感。
第一,体育,体育,对于大部分家庭,爸爸再不上就没人了。
妈妈们很烦的一件事,就是搞完家务,搞完学习,还要陪着跳绳和打球,那种累,真是生理、心理全方位的。
这种时候,坚决地把这种活甩给爸爸,让他当教练。
周末、假期,叫爸爸带着去跳绳、打球、骑车、游泳,一起去出汗。
有人会说,我家那爸爸懒得可以,哪会一起带娃运动?
不愿意动,一起看体育比赛可以吧,当个懂球的胖子也可以啊!
懂的多给娃讲点规则,不懂的就当是亲子活动看个热闹。
反正比妈妈强就行。
还嫌麻烦,报个体育兴趣班,让爸爸负责接送,让他多和孩子聊一聊运动场上的各种事。
我家就是这种情况,爸爸以前爱踢足球。
那每个周末,就叫爸爸带着去球场玩两个小时,后来报了足球班,也是爸爸去接送,因为下课了爸爸总会问:今天进了球了吗?踢的什么位置啊?中场,后卫?(这些问题我根本都问不出来)
最近打欧洲杯,老爸看,连带着儿子一起看,顺便热情高涨的讲解带新人。(反正我讲不了,只要作业做完了就随他们看)
所以,根据爸爸们的段位来个定位吧,是教练还是陪练,是爱好者还是接送者,重在参与,参与了不就有存在感了?有存在感久了,娃不就专爱找他了吗?
第二,科普,DIY,此时还不用爸爸,还等到什么时候?
不得不说,很多爸爸平时看着一动不动,葛优躺刷手机的。但真要动起手来,操作能力还是可以的。
所以说,什么学校里的科学实验,BBC科普纪录片的讲解,新买的乐高拼搭,机器人课的搭建作业,宜家家具的DIY组装,家里的水电简易维修,一律叫爸爸上,孩子在旁边观摩学习,边学边动手。
此时不用人,还等何时呢?
第三,动手不行就动嘴,动嘴也不愿意,就做个知情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爸爸一般不愿意动,能少管事就少管事。
所以,妈妈们要审时度势,找准机会,积极派活。
能动手的动手,比如搞体育锻炼,搞各种操作DIY,采购体育用品;
不动手动嘴也行,比如讲解体育规则,讲科普理工基础原理,讲专业上小知识(发挥一下爸爸们各行各业的所长),懂历史的讲文史,懂经济的讲货币,懂编程的讲算法等等。
动嘴也不愿动的,至少做个孩子情况、教育行情的知情人。
我很支持孩子发了卷子,都拿给爸爸去看一下,考得好在Daddy面前得瑟一下,考得不好也要讨一下爸爸的骂(不能总是让妈妈扮坏人吧)。
关键是让爸爸经常性地能了解到孩子方方面面的情况,优势和不足都在娃爹心里,都大致有个谱,一旦要改善,即便不管事,也不能拆台坏事啊。
自从我有意无意地提到,外面游泳一对一培训,一小时就敢要400块;十节课的跳绳班最少要3000块;班上同学爸爸天天陪着骑车上下学时,我感觉娃爹对孩子的体育开始上心多了。
在大部分的情况下,爸爸对鸡娃的参与热情,就和娃做作业一模一样,在内驱力没有自发点燃的情况下,都是靠外力(主要是操心的老母亲)喊一下动一下,如果你对这种情况感到绝望,说明你还很年轻,其实这就是大部分家庭的常态。
所以,能巧妙地喊动爸爸,时不时地进来掺合一下,还是很实用的。
何况掺合久了,爸爸和孩子双方都会产生一种习惯和依赖。存在是什么呀?不就是相互看见,相互使唤,相互交流,即便不喜欢也甩不掉吗。

对于妈妈来说,努力去经营一个实用的盟友,远比吐槽一个不靠谱的男人来得重要。
欢迎关注@B计划老妈,孩子成长路漫漫,在这不可逆的十八年里,努力扶君上马,送君一程,但内心始终有B计划。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家具定制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html5sh@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