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匠”张铁安:做红木雕刻技艺的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3-06-21 20:38来源:undefined点击:
龙椅雕工精细气势恢宏、云龙七屏层次分明、龙凤箱上雕刻的图案栩栩如生……在霸州市王庄镇王泊村隆盛安堂红木展厅内,一件件红木家具摆放整齐,这些都出自红木雕刻工艺非遗传承人张铁安之手。近日,霸州市王庄子弘历红木家具雕刻厂张铁安荣获“2023年河北工匠”称号。
生于工匠世家
现年54岁的张铁安是河北省红木家具制作技艺级非遗传承人。他出生于工匠世家,18岁师从姚顺壁学习京作古典家具工艺,在30余年创作生涯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作品多次受邀参加各种展会,2014年获“中国传统工艺大师”称号,木器《九龙闹海七扇大屏风》获“云工奖”银奖、紫檀木雕《五子喜象》获“弘钰博”杯中国民间文物最高荣誉奖等。
“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中,木雕是‘魂’。尽管现在一些雕刻用机器也能完成,但我依旧坚持用手工技法去打磨每一件作品。”张铁安介绍,宫廷红木家具雕刻技艺呈现出兼容并蓄的特点,线条挺拔、曲宜相映,简练、质朴、明快、自然是其风格,兼容并蓄表现得极为明显。用料奢华,多为名贵的紫檀木、酸枝木、黄花梨木。他在保留宫廷制作技艺基础上,巧妙融入现代流行时尚元素,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
很多年轻人慕名前来向张铁安学习,他都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高质量培训学徒12批次、196人,指导帮助36名学徒成功实现自主创业。
得雅号“乾隆张”
据了解,王庄镇王泊村的红木家具制作技艺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代表性传承人张铁安被业内人士戏称“乾隆张”。有人解释道,张铁安出道于木匠细工一路,对明清古典家具的研究颇深,精于鉴赏,尤其擅长做仿乾隆风格的硬木家具,因此得名“乾隆张”。
张铁安介绍,所谓“乾隆风格”,是指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形成的一种华美雍容的艺术风格,讲究奢华,气势磅礴,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在家具制作方面,乾隆风格的特点是极其注重装饰性,热衷于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追求工艺技巧的精湛和完美。
“乾隆家具中最引人入胜的是龙的图案。乾隆时代的龙,威武而华美,脖子比较短,而脖子越长代表了年代越久远,因此在雕刻时要有分寸。”张铁安介绍,红木家具以纯手工制造为主,制作工序从原木到成品需要经过造型设计、开料生产、木工制作、雕刻装饰、刮磨与打磨、上漆和打蜡等六道大工序,每道大工序里又有若干道小制造工艺,制作周期较长。
张铁安表示,雕刻是红木家具制作工艺中的关键环节,一件家具的雕刻工艺直接决定了它的艺术水平和市场价值。
致富不忘乡梓
多年前,香港有位亿万富翁收藏了很多名贵古典家具,需要一位专家打理,找到张铁安。张铁安说:“我是农民的孩子,应该回到家乡。”他放弃了高薪,回到家乡王泊村,先是筹资两万元,开始雕刻生产笔筒、人物、怪兽等活灵活现、大小不等雕刻艺术品。
后来,一位天津老板投资了30万元,让张铁安扩大再生产,专做雕刻工艺品生意。此后,张铁安又找了十来个木工、打磨工,做大了业务,家具雕刻厂的发展从此走上了快车道。他的家具厂秉承着老实做事的企业精神,销路很好。张铁安说:“我生产的家具跟我的为人一样,从不偷奸耍滑,一律实行‘三包’。”
“乾隆张”办厂的消息很快传开,许多老客户慕名光顾,雕刻厂生意越来越红火。张铁安致富不忘乡亲,主动帮村民承担部分合作医疗费用,还出资帮助村里购买治安巡逻警务用具。2009年10月初,当地从事雕刻、钢木、塑料、轧板和硬木家具行业的43家个体民营企业成立了王泊村商会,张铁安任会长。
“红木雕刻工艺也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我们一群老手艺人也在想办法进学校宣传,鼓励学生了解、学习红木雕刻。我要带领团队,潜心创作,精雕细刻,把传统文化展示给更多人。”张铁安表示。
(记者 张泰源 编辑 李雨颖)
“家具定制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html5sh@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